俄气输欧线路全断!欧洲能源危机,德国为何最惨?
俄气输欧线路全断,"北溪泄露"疑云笼罩欧洲,德国成最大输家
两天之内,波罗的海上的三个气体漩涡让欧洲彻底陷入慌乱。这个冬天甚至以后,欧洲恐怕再难用上俄气了。
据环球网援引丹麦媒体报道,当地时间26日,"北溪2号"天然气管道附近发生天然气泄漏,相隔不到一天,"北溪1号"天然气管道附近也出现了两个泄漏点。丹麦能源署确认,三处泄漏点位于博恩霍尔姆岛的东北部和东南部,分别在丹麦和瑞典境内。丹麦当局已经警告船只避开附近区域。
虽然"北溪2号"因为德国暂停认证程序尚未投入使用,"北溪1号"因为维修已于8月底暂停输气,但此次出事前,两条天然气管道都是满气状态,目的是在必要时候,管内气压能够保证天然气的输送。由此也能看出,别看如今俄欧之间的能源战争打得火热。实际上,双方都默契地留有后路。但是随着两条管道先后出事,这条后路如今已被截断。
负责运营"北溪"天然气管道的北溪AG公司表示,北溪天然气管道3条支线同时遭到破坏,这是前所未有的,何时通气还无法预测。
西方各大媒体纷纷以"神秘泄露"来描述此次事件。之所以各方如此关注这件事情,根本原因在于,它将直接改变俄欧之间的能源博弈。
鉴于两条"北溪"管道均已出现事故,以俄欧之间如今的关系,再加上俄乌冲突以及美国等外部因素,修复管道恐怕遥遥无期。德国等欧洲国家想在冬季之前通过"北溪"管道获得天然气,几乎已经不可能。
泄露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,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表示,经过相关机构的评估,已经确认是蓄意破坏而非技术原因。德国方面也认为,泄露绝非技术原因,而是暴力行为。德国联邦经济部在27日确认,两条北溪管道都出现了压力下降的问题,而且管道压力下降得非常快,他们认为,泄漏点绝对存在一个大洞,否则压力不会下降得这么快。
破坏管道者到底是谁,各方舆论都暗戳戳指向拱火俄乌冲突,企图收割欧洲的美国。美国的回应则显得非常尴尬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与印度外长的一场联合发布会上表示,天然气管道遭破坏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。同时布林肯表示,美国已准备好为进行调查的欧洲伙伴提供支持,并且华盛顿正在努力解决欧洲长期和短期的能源安全问题。
过去几个月里,虽然欧盟不断对俄追加制裁,而俄罗斯则以断气回应。但是欧洲方面提议与俄罗斯和解,乃至开通"北溪2号"的声音不断。随着冬天临近,通货膨胀飙升,欧洲各国抗议不断,其中不少人都呼吁,放弃对俄能源制裁。
也正因为这样,此次两条"北溪"管道先后出事后,关于有人蓄意破坏北溪管道的声音从未断过。许多人认为,就是有人想要断掉欧洲人与俄罗斯再次和解的念想。
一旦两条"北溪"都无法使用,俄罗斯少了辖制欧洲的工具,而以德国为首的一众欧洲国家,则将在美国施压下加快与俄罗斯的切割。除此之外,目前的国际形势下,修复管道遥遥无期,欧洲或将长期依赖更昂贵的海外液化天然气。
欧洲,尤其是德国如今面临的,不仅仅是迫在眉睫的这个冬天如何过,还有工业产业链外逃的问题。朔尔茨访问中东三国空手而归。以大众为首的德国工业已经发出明确警告,如果能源危机持续,他们将不得不将工厂迁出德国以及中东欧。欧洲工业外逃,逃到哪里,想必不用提大家心里也有个大概。北溪管道这次出事,恐怕还真不简单。俄乌冲突进行到如今,最大输家已经再明显不过了。
北溪 天然气 欧洲 热搜 热榜